我国外汇储备现状
外汇储备过于集中于美元资产使得我国外汇管理收到美元币值稳定等因素的限制,应适当增加外汇中欧元、日元等主权货币的比例,适当多元化,这样可以有效分散风险;外汇储备由于其功能的特殊性,其安全性是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但不能为了保证安全性在外汇储备的运用上太过保守,应该在做好风险预警、评级机制以及专业机构设立等一些准备的基础上适当拓宽投资渠道,如适当增加股票投资的比例,因为投资股票的收益率远远超过债券收益率。
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超过2万亿美元。如何正确面对并合理应对高额外汇储备,以确保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己经成为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2009年年底,我国外汇储备现状达到2.399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外汇储备庞大的规模、快速增长的势头和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金融环境,给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思路和政策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2012年3月,我国外汇储备已达3.3万亿元。充足的外汇储备对于一国而言具有很重要的战略意义,它是抵御国际经济风险的坚实后盾,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一国经济势力和国际地位,同时也是本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但是持有如此巨额的外汇储备如果不加以合理利用势必造成巨大的持有成本。
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增长迅速。2009年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21316亿美元,同比增长17.84%。在1979年之前,我国外汇储备从来没有超过10亿美元,甚至还出现过负值。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持续增长,贸易高速发展,外汇储备开始迅猛增加。到1996年年底,我国外汇储备首次突破了1000亿美元。此后上升相对平稳,2001年后,我国经济的强劲增长迅速推动了外汇储备的飙升,到2006年连续三年单年外汇储备增量超过2000亿美元。可以说,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外汇储备迅猛增加,由零增至2万多亿美元。
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这种趋势正在发生变化。欧债危机以及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结构性调整让国际资本从新兴经济体开始回流发达国家。去年7月以来,印度、巴西、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货币一改以往持续升值的态势而转向大幅贬值,同时伴随着罕见的资本大规模净流出。仅去年9月,主要新兴经济体外汇储备就合计流出了804亿美元。特别是近期,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利差的缩小、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升值预期的削弱甚至逆转、资产价格溢价预期的下降,正在不断加剧短期国际资本流出新兴市场国家。
2011年末,我国外汇储备达31811.48亿元,较2011年三季度末净减少206亿美元,这是我国外汇储备现状1998年以来首次季度负增长,资金流出的迹象愈发明显。根据央行统计数据,我国外汇储备近年来虽然也曾出现过单月净减少现象,但季度净减少现象确实十分罕见。
我国外汇储备现状以美国债券为主的收益率是低的,造成了大量的成本。但是相对于美国股票市场,投资国债是一种更优的决定。这也就证明了我国外汇储备绝大部分用于投资美国债券却又是必然的。因此,我国外汇储备收益率被动的和美国国债收益率挂钩又成为了一种必然。
政府今年8月份曾披露,现时财政储备、外汇储备共有2900多亿元。金管局一直以稳健、保本为投资主要原则,投资回报率较低。